出入境什么时候改成移民局?
根据我的了解,一般称呼的变更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最早开始使用“移民”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唐朝,当时沿海有“下南洋”的说法,即中国百姓到东南亚去谋生,官方允许他们自出海谋生的这一行为称为“移民”。而当时“移民”的概念是包括出国和归国的人员在内的。(《旧唐书·王播传》)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船载着许多移民前往东南亚,这时“移民”的概念里已经不包含归国人员了。
1750年清乾隆时期编纂的《钦定大清会典》中规定:“民人出洋耕作或经商者,给与执照,准其贸易,其回到本籍者,查照旧例,给与路票,免其纳税。出洋时给与执照,准其出境;回到本籍者,验明路票,始能入境。”这里的“出洋”与“回洋”显然是与今天意义上的“出国”与“归国”的概念相一致的,而且也有了明确的文件记载。
到了清代末年,西方列强入侵之时,为了安抚华侨,清政府先后于1898年和1903年在香港、马尼拉等地设立领事馆,以利外交交涉。但由于社会风俗与语言文字等原因,海外的华人大多不愿同外国人接触,因此设立了这些领事馆之后,由于华人不认领事,无法直接交流,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
于是,清廷又于1906年在两广总督府内专门增设了一个处理华侨事务的机构——督办侨务局。此后,各地办理华侨事务的机构和负责人员纷纷出现,如粤海关监督衙门就兼办华侨事务,1909年后改为专门办理华侨事务的部门——广东华侨总局,并建立了各级分支机构,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侨政管理体制。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国民政府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只不过办事机构换了名称而已。如民国时期担任过驻法公使、代理过外交部部长的吴庭艳就曾兼任过主管华侨事务的中央秘书长等职,他所掌管的一个部门叫作侨务局,隶属教育部。直到1942年才改称侨务委员会,隶属于行政院。至于港澳等地区设立的领事馆,早在清末就已经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