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要做哪些条件?
1,先想明白为什么想要读博(理想型生活) 是喜欢科研的生活还是单纯想拿一个博士学位,这两个动机是完全不同的,对读博期间的生活、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规划会有很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A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而获得了保研直博的名额,他想读博的原因是因为他喜欢科研,想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发展下去;而B同学则因为本科毕业时就业难、又不想复读再考,因此选择了读博,那么他读博的时候就会面临比A同学更多的困难——他需要同时学习理论和实验技能,需要做研究发论文,还需要面对博士毕业找工作难度更高的现实。
2,再想明白如何才能读到博(可行方案) 在明确自己读博动机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初步拟订几个方案: 申请保研直博——参加各个学校的推免生面试,获得录取通知书; 申请出国——联系国外的导师,准备托福等考试,拿到录取offer; 申请在职——有工作经历的申请人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平衡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安排; 申请统考——需根据目标学校的要求提前准备考试科目和复习计划。
3,最后确定就读学校及专业的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明确了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后,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个目标学校和一个目标专业了。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可以结合当前自身的竞争力、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目标地域的学校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读研分为三种情形:
① 从本科到硕士在一个学校读下来(直博另说),研究生阶段又继续在本校本专业深造,这样的学习经历相对来说比较顺理成章;
② 本科和硕士在不同的学校读下来,研究生阶段报考本校本硕连读,这样的学习经历在时间上和金钱上都较为节约;
③ 本科和硕士在不同的学校,研究生阶段报考外校或者外校调剂,这种情形相对比较少见但是存在。 不管是上述情形的哪一种,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学校、专业和导师的选择上。在确定了这三个问题后,我们的申请工作也就大体完成了。 当然,在学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需要对申请的方案进行调整。例如,有些同学在申请时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被调剂到非热门的专业,此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到底是否要接受这样的结果——“既来之则安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当我们因被动原因而接受某个选择时,我们要做好被其他机会错过的心理准备。